blog 24:公共表达和私人暴露的边界| April 26, 2021

最近 tg 更得有点少了,主要是自己遇到了一些困惑。

第一个困惑是公共表达和私人暴露的边界问题。

我记得刚在 tg 上做记录的时候,有个女孩来私信我说,她一直担心在公共空间表达会产生较大的暴露风险,但是看到我的记录决定也要勇敢试一试之类的。当时还没有这样的顾虑,于是鼓励她想试的话也去尝试(现在想说句姑娘慎重哈哈)。

按照我在互联网上的输出频率来说,如果要循着蛛丝马迹抽丝剥茧,可以找到10个人生污点,100个逻辑漏洞,1000个道德缺陷,可能还会有10000张p妈不认的自拍。

现在稍微能共情一些,为什么有人遇到网络暴力的时候会陷入抑郁。原来觉得陌生人的辱骂实际上造不成什么影响,但当发现他们会截取一些「你自己写的」只言片语来进行放大和解读,并且更多人会因为这种二次加工而马上进入到某种整齐划一的阵营时,还是会产生不太好的情绪。

应该之前说过,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只和男生交朋友。因为自己本身就是个情感细腻的人,所以不想在人际关系中被这种蜘蛛网一样细腻绵长的情感网住。

其实和自己的成长经历也有关系(反正多自我暴露这么多了,再多暴露一点也无所谓啦~)。

小学的时候转校,从另外一个城市回到家乡。为了融入一个女生小团体,从极其内向的人格努力变开朗外向。终于被接纳成为了“最好的朋友”,然后又迅速被抛弃孤立;初中的时候,和班上最受欢迎的女生成为了好朋友,然后在初三开始被全班女生孤立;步入职场后,又被一个女生团体孤立,还带来了很多麻烦。

女孩子之间啊~ 好像很喜欢玩这种孤立游戏呢,有时候甚至不需要什么理由。现在要硬找理由,也只能想到,小学是因为和班上最好看的男生去游乐场春游,然后被其他女生发现了;初中的时候,大概是因为当时家庭变故经济情况很拮据(当时自卑到了无法和人对视的程度),但一直考年级第一,也一直受班主任的偏爱;职场的孤立就是毫无理由,甚至我和她们之间没有任何对接、也没说过任何话。

很长时间内,我对女性友谊存在一种污名化想象,觉得女孩之间只需要揪出(或者说「捏造出」)一只怪兽,然后立场鲜明地站队表态,来获取一张进入某个共同体乐园的狂欢门票。

曾经仔细想过,这些坎坷的成长经历,为什么没把我塑造成一个心理扭曲的怪兽。那些我曾经觉得不好的地方--厚脸皮、不合群、不在乎旁观者的看法,现在也变成自我悦纳的优点--有韧性、有主见、不畏惧失败(你们都这么骂我了,那我肯定要好好夸夸自己咯~ )

原因无他,其实就是「爱」。

初中毕业那年,我带着一路被灼伤的成长印记,考上了全市最好的高中。高中是自由开放、多元包容的。最好的朋友是个很受欢迎的女孩,她温柔细腻,又无私慷慨,在这三年里,用润物细无声的爱一点点滋润着我。从我身上,她学会了拒绝和勇敢;从她身上,我学会了相信和爱。

两年前被职场霸凌的时候,那些了解我的好朋友们,也在第一时间“接”住了我。他们带我去吃饭,陪我逛超市,帮我想办法,情感上甚至比我还生气(噗嗤...)

这次的事情也一样。我去找了一个在意的朋友,解释了一下这个事情的语境。她说虚拟世界里脱离语境的交流真的太多误会了,所以不会因为这一个xxx就改变对我的看法;她说「See the person. Not the witch」,不会因为一个朋友的某一条言论就在心里拉黑ta,尤其是在知道t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情况下;她说她一直知道我是用心活着、拼命成长的美好的女生。

我本来以为自己会感动得一塌糊涂。但是没有诶,只是舒展地笑了一下 — 我知道她是什么人,也比谁都了解自己是什么人。不会再像十年前一样惊慌失措,也不会像两年前一样陷入自我怀疑了。

一直鼓励大家建立线下关系,是因为线下认识到的人是多元、立体、丰富的;很少在网络上回复别人的评论、私信,也有一些隔着屏幕词不达意的担忧。

朋友开导我说,现在「所有人在网络上都是没有尊严,很不体面的。」在网络环境愈发糟糕的当下,如果我要参与公共表达,的确也是一个必经之路吧(笑)(btw她也在channel里,看到最后的话表达一下感激之情吧。

@Sissel 七仔

觉得生活需要出口的时候 会上来看你的Chanel 常常能获得慰藉 第一次留言 是因为正是今天在公司也感受到一些女性抱团的冷落 准确说来持续了一两周 支撑我的恰恰是和其他部门男生的打球吃饭 简单而快乐 看完你的文字想抱抱你就像抱抱自己 从第一次发现你 我就知道我们太像了 过于独立 过于坚韧 目标明确 富有攻击性 想来的确不怎么讨喜 可我们也无比清楚自己的价值和价值感的来源 祝继续骄傲 继续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请继续写

@Haoyi Lu

抱抱hayami,很喜欢你写的!而且真的有鼓励到我一个害怕公开写作的人也慢慢开始尝试。

想起来一个写作者/作家说他在互联网上写作都是关掉评论区的,因为真的有用的评论的比例太低太低了,反倒容易被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评论淹没搞的自己心里堵(微博上类似的事也不少了。就当他们都不是真人吧——我碰到类似的事是这么安慰自己的——就算是真人,如果是一些一看就很轻易而不是深思熟虑的评价,那么一看就只是他自己的宣泄吧,跟我无关的)

嘛说起来还是喜欢这里的评论区的,尤其是对应每条推送的threads这个设置。就像这样,自己筛选受众可能是一个出路。用古话来说就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也许还有一个视角,就是把自己和作品最大程度地剥离。我很喜欢big magic这本书作者的一个比喻,把灵感当作小精灵,我们是和它一起创作一部作品,就让作品自由生长吧,别把它太当成自己的孩子。不过这只是心理层面的建设。实践层面的话提供一个佩索阿的做法:用几十个假名来写作吧2333

(嘛虽然在今天溯源已经太容易,假名写作估计也就是自己好玩。不过其实我觉得你的边界处理得挺好的!至少是我很喜欢的地带,就跟“附近”的感觉一样

@xixi

想起lizixin说冒犯是媒体的艺术,没被误解的媒体人应该是个不合格的端水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