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soul的一个产品经理吃饭,聊到他们之后要基于用户画像去做算法推荐,增加聊天和匹配的概率什么的(Btw我在年少不知事的学生妹时代写过一个soul产品分析报告:《不约不恋不看脸,得女性者得社交》)
然后想到之前吐槽的「橙」app。它的算法是根据填写的profile进行匹配,并且在左上角用🌟标注出来:
⁃「他和你是同行」 ⁃「他和你是老乡」 ⁃「他也是金牛座」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同行」是一开始的tag,现在还细化成了「他也是产品经理」「他也在互联网行业」。
也就是说,「橙」的算法会根据家乡籍贯、工作行业、星座月份进行匹配。
这个就非常非常无聊了,恋爱最有趣的地方是在差异性((这一点之前在《单身不可赦,相爱不自由》里聊过:
电影《龙虾》讲述了一个未来社会中,单身人士被定罪,送到酒店进行配对。每人会有45天的时间选择伴侣,如果超时没有配对成功,将会被转化成动物。
配对的游戏规则是:两人具备某些共同点。或者说,必须为“成为伴侣”找到一个可以向公众解释的理由。
在这45天的时间里,人们为了躲避被肢解成动物的结局,开始努力制造共同点寻找伴侣。一个瘸腿男暗地里用鼻子撞墙,故意受伤来追求一个鼻子频繁出血的女生;男主对着迎面而来的小女孩狠狠踢了一脚,故作冷漠来追求一个冷血女人。他们因为生理性格上的共同点配对成功,却在日后的朝夕相处中不自觉暴露了谎言。于是男主逃到了森林里,在某次狩猎中遇到了一个同样近视的女生,两人再次因为共同点坠入了爱河。在女生的眼睛被弄瞎之后,男主罗列了一长串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得到了女生全部否定的回答。两人发现失去了最初相爱的共同点,很快陷入了索然无味的疏离和猜忌。
爱情中的共同点有多重要呢?
想起之前不合时宜和相亲平台(陌上花开)的对谈。创始人把985学历作为相亲报名的门槛,因为同学校意味着同圈层,同圈层意味着共同社交圈和相等阶层。她在节目中发出了质问:
作为一个北大的学生,我就简单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零字班吗?你们知道什么叫燕南解放清华园吗?你们知道什么是圆明园地下室吗?知道什么是马杯吗?你们都不知道。
对谈的嘉宾沈奕斐是搞社会学的,观点更多从社会体系和价值体系出发,强调个体的自由幸福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她回答说:
不知道又怎么样?不知道才好玩,爱情最重要的是对他人的好奇心,都知道了有什么好谈恋爱的呢?一聊都是共同点,这种爱情18个月后就很难维持。
我发现自己很容易被“差异性”吸引。在基本盘(三观/追求)一致的前提下, 越大的差异越会让人好奇 - 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细想来,可能生活的沉没成本太高,而每个人的人生却只有一次—那些不被选择的出身、白驹过隙的时间、不可挽救的精力投入,密密麻麻交织成了一条单行道,无法回头,也无法重新来过。也许偶尔会遇到一个气味相投的同路人,谈天说地分享人生,于是司空见惯的日常也变成了一场场惊魂不断的探险。
很像梁永安在提到为什么要从文学阐述爱情时说的,现实里我们做了各种各样的妥协,所以丧失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性。文学存在的意义是去创作了另外一种现实--如果去走这条路会有什么悲喜剧、会发生什么样的痛苦与快乐.....小说把它写出来了,电影把它呈现出来了,你也就在这里面找到了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
友情、文学都是如此。爱情是基于此,最深层次的一步探索罢了。
《爱的多重奏》中其实也提到了这点。巴迪欧认为,爱是相互差异的两个个体形成的一个“两”。但这个“两”并不会融合为“一”,而是永远在不断差异又不断靠近。由相遇中的相异性而非相同性出发,人们所体验到的、所实践和生活着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呢?
爱在这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真理的建构。
再来聊一个叫Timebook的社交app(也不知道起这个名字的人是不是果粉...
app简介是「全人类共同构建的“AI影集”。发现我们之间的奇妙连接」。简单说,就是匹配两个用户手机里的照片,看看有几张是发生在同一个地方的。
细想一下,的确有过这样奇妙经历的连接。
之前离开北京的时候写了一篇《秋天的胡同是金黄色的|北京的70个瞬间》,有个也从北京来上海的读者留言说看哭了,因为发现了太多的相似性——她本科是中央民族大学的(而我家住在国家图书馆旁边,民大和国图就相隔几百米);也是大四在西二旗实习;《四个春天》的导演见面会也在现场;也是小西天电影资料馆和五道口的酒吧的常客.....然后她给我发了张照片,说2019.10.12你点了叫北京秋天的威士忌,2019.9.18我点了叫北京酸的威士忌。
那个时候是2020年的9月份,我们在上海淅淅沥沥的秋雨里,一起絮絮叨叨着不断擦肩而过的时空,一起想念着北京清澈明朗的秋天。
和朋友聊起这个app,问会很想认识这个人吗?其实也没有,看似是两个人在对话,但只是各自在咀嚼各自的过去罢了。
可能最好的社交app,是不以社交为目的的app。
比起「我和xx共同去过某个地方」、「xx也是浙江人」,我更在意「这个人的性情是怎样的」。但社交软件bio上的各种兴趣爱好,大多带着一些包装和卖弄的味道。Tinder上各种跳伞潜水健身,堪称中产阶级小孩的生活模版;即使写着娄烨布列松小津安二郎,也有使劲往身上贴标签的用力过度之嫌。
细想来,大概是个语境的问题。
看过什么书、电影、音乐,打了多少分、写了什么感想,只有当下的一点一滴慢慢聚集,汇成一条绵延不绝的书影音时间线时,才更像是一种真诚细致的“日常记录”,而不是某种目的的“特定包装”。嗯,我说的就是豆瓣。
之前看到友邻说:
豆瓣有很多自说自话的人,这也是我最喜欢豆瓣的地方,他们在mark自己的生活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对话欲和舞台感,没有那么多的开班会和讲ppt的感觉,他们的感觉就是在生活,就是在喜怒哀乐,小确幸和丧气感都有,就是在记录一下自己的感受,经历,吃喝玩儿乐。而小红书也写感受,经历,吃喝玩儿乐,但小红书没有自话体,那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像个导游。
豆瓣像栋小房子,我在里面建造了自己的卧室,自己的书房,自己的画室,自己的聊天室,房子外面还有我精心设计的小花园。朋友点进我的主页就了解了我是谁。我去别人的主页可以待上两三天,慢慢品味她的画册,读她的日志,看她的广播,然后会感叹:“啊,她是这样一个风格的人,真独特呀!”
我对这种慢悠悠的感觉好着迷,我想去这样耐心、细致地了解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