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20:媚年轻| March 30, 2021

#日常人间观察

周末和全现在一个记者朋友吃饭,我们都注意到了并且非常讨厌现在媒体报道的一个趋势:媚年轻人化。

比如最喜欢的标题是:这届年轻人xxx;当代年轻人xxx;那些xxx的年轻人,后来都xxx了么?

最常写的词汇是:房价、租房、996、大厂、养猫、失眠、社恐、相亲、盲盒、潮玩、基金、搞钱、头发...

简单组合一下:

这届社恐的年轻人去相亲,结果人群中钻出一个996秃头!

当代年轻人疯狂搞钱,在盲盒里面开出了一只房东的猫!

那些失眠的年轻人,一觉醒来都穿上了lolita!

boom!10万+!(不用管这几个标题有没有逻辑,10w+不需要逻辑,有年轻人的激情转发就够了)

我开始把这归因为贩卖焦虑,不过好像也没这么简单。媒体之所以爱写年轻人,是因为年轻人是互联网上牢牢掌握话语权的人(很多媒体爱写互联网,也是因为受众更接近这个漩涡中心),是社交媒体上最喜欢展现自我的人,是最积极拥抱消费主义的人。所以又有了流量数据,又暗含商业价值,不写他们写谁呢?

另外一个角度,为什么年轻人如此关心这些话题呢?

时常会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身边的人已经在慢慢失去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力。他们不感冒公共议题,不关心文学政治,不喜欢艺术自然。信息摄入渠道是微博、抖音和公众号,生活在这如你所愿的“盛世”里,情绪被热搜的此起彼伏拿捏,业余被选秀的娱乐工业流水线投喂,一切的漠然都可以归结为“工作太累”。

于是有了越来越多简单化、符号化的表达。那些漫天飞的流行语,像病毒般精巧嵌入一篇篇公众号文章,唤起年轻人的群体性焦虑和共鸣。

这种和世界的失联,加上时代赋予我们过剩的自我意识,让我们逐渐失去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对他人的同理心。无数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无关。就如汪民安在《现代性》中写说,“非个体化和个体化,厌世和激情,自保式的算计和高傲的卓尔不群,这两种个体的造型在现代都市的生活舞台上上演。”人们被豢养在一小方天地里,来来回回就关心那么点破事儿,一边激情转发点赞和回复,一边抱团获得一些廉价的共鸣和慰藉。

喜欢巴迪欧说,艺术、科学、爱和政治,是我们人类走向真理的四种途径。在这四条道路上的每一种追求,都会把我们升华到更高的命运刻度。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应该关心些什么呢?我无意评判他人的生活和选择,但对我来说,人生应该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建构和一场坚持到底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