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一台 gr2 已经很久了,最近终于入手了。想起这些年和相机恋爱的故事。
我的第一台相机是十年前高中时买的,nikon的一款红色卡片机。像素实在不咋地,对焦也慢,到后来可能是哪里坏了,拍什么都糊成一团。但它还是陪伴了我高中三年,每一次放假时和同学的出门玩耍,还有苦中作乐的班级活动。高中时代我是个独来独往的怪胎,感谢那台小小的相机,让我在没法融入集体活动时,还能通过和镜头对话来理所应当地远离熙熙攘攘的人群。
最近几年刮起一阵复古潮,ccd(老式卡片机)以高躁点、低感画质的特征,突然变成了二手相机市场的宠儿。在小红书上,每一个 ccd 相机的帖子里面,都有一个笑靥如花的美女,还有无数教你选购和避坑的攻略。我想起了高中时那台糊成一团的卡片机,却再也找不到它了。
第二台相机是工作后买的,sony a7m2。当时买的动机也挺简单的,一来一直想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二来工作太忙异化人,想通过快门的方式去保留自己对于周遭世界的细腻感知。
这台五脏俱全的微单陪伴了我在北京的整个职场生涯,我兴致勃勃建立了人像群、扫街群。去东四胡同的秋天里采风、在紫禁城的寒冬里过大年、去居庸关追随开往春天的列车......我追随着季节和时令,还有这个城市里发生的故事,在公司里组织了各种各样的采风活动。记得当时内部还有个相机产品叫「图虫」,会邀请世界各地的摄影师来做论坛、分享和展览。我总是屁颠屁颠拿着内部票,追着他们四处跑。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我自己买的第一台相机(nikon那台是爸爸送的生日礼物)。而选择 sony,还是有一些反叛意味在里面的。在任何摄影论坛和社群里面,当你说自己想买相机,而对方知道你是女生之后,往往推荐就是「富士」。理由无非是「外形好看」、「直出神器」、「小白友好」、「不用后期」,这是一种非常显山不露水的性别偏见--默认了女性在技术上是无知的、弱势的。而我拒绝接受这套说辞。
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一台全画幅的索尼相机。索尼有时候偏色比较严重,我那段时间逼自己系统学习了 lightroom 和 photoshop,去弄清楚什么是rbg、cmk、加减法三原色,搞懂了直方图、曲线、通道混合器的调色方式。
后来来了上海。
在上海的工作是单休,工作很累,每周只休息一天,对人的异化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也更少了。正好那个时候的男友也喜欢拍照,安利他买了一台当时最新的富士 xt-4,发现直出真是太香了。再加上没什么时间后期,自己也不是没学过,就干脆出了索尼入了同款富士xt-4.
富士最为人赞美的是直出色彩(「腹肌南波湾」),但是为人诟病的点也在于色彩--「太富士味儿了」。不过对我来说,这台相机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体积过大,不易携带出门。四月份从方舱出来后,我和朋友说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带相机过去。虽然文字和声音都做了记录,但是照片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觉表达载体。我还记得那天晚上在收拾行李,带还是不带呢?最后想想体积太大不易携带,就还是算了。
这一念之差造成了后续的悔恨绵绵。这让我更加相信,一台能没有心理负担带出门的相机,才是好相机。
在这两年断断续续的生活里,我还买过很多的相机:kodark一次性相机,nikon fm2胶片机、fuji的拍立得、polaroid即时成片......我相信设备永远是最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镜头后面的眼睛。我更愿意把钱花在画册、摄影集、摄影展览上,而不是什么后期教程、设备和镜头。
但是这些机子有个特征是,它们不是数码制造的。在我拍了几年照片之后,发现照片越来越多,内存越来越小。的确它定格了很多珍贵的瞬间,但也积累了无数的废片,它们堆积在我的硬盘里,成为了一种永远不会被打开的心理负担。
我想起看过的电影里说,「在数字时代长大的年轻一代,他们非常渴望真实的东西。这些他们可以触摸、爱抚、握在手里,可以用所有感官感知的东西。」
当我把胶卷放到相机的仓里,拉卷、塞进卷槽、上卷、过片,我有了一种拍照的仪式感;当我按完快门在等待相片显影的那十秒钟,我有了一种等候魔术发生的期待;而当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相纸摆在家里,我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温柔的时间厚度。
就像另外一部电影里说的,「我们都很害怕时间,和它继续前进的方式、事情消失的方式,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成为摄影师。我们本质上是保护主义者,通过拍照来让时间静止,让瞬间成为永恒。」
如果一个人说自己喜欢摄影,我会去看他拍的片子。如果我喜欢照片,那我往往也会喜欢这个人;如果照片都不怎么喜欢,这个人大概率也是气味不相投的。
因为照片从来都不只是照片,拍照是审美和性情的表达。